N95型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的意思是不适合油性的颗粒(炒菜产生的油烟就是油性颗粒物,而人说话或咳嗽产生的飞沫不是油性的);“95”是指,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N95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只要符合N95标准,并且通过NIOSH审查的产品就可以称为“N95型口罩”。

在NIOSH制定的9种标准中,N95是感染防护的最低标准,价格便宜而易于被医疗机构等采用。N95型口罩用于职业性呼吸防护,包括某些微生物颗粒(如病毒,细菌,霉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等)。
N95口罩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预防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飞沫的大小为直径1至5微米。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针对医疗机构规定,暴露在结核病菌下的医务人员必须佩戴N95标准以上的口罩。
N95口罩是NIOSH在1995年制定的9种标准之一。“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 95”表示暴露在规定数量的专用试验粒子下,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浓度低95%。其中95%这一数值不是平均值,而是最小值。
NIOSH认证的其他防颗粒物口罩级别还包括:N99、N100、R95、R99、R100、P95、P99、P100,这些防护级别都能够覆盖N95的防护范围,其中“R”是指,适合油性或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的防护,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P”是指,适合油性或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使用时间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而“99”和“100”分别指过滤效率水平。
根据耐油性分为“N”、“R”、“P”,根据捕捉率分为“95”、“99”与“100”。“R”表示“耐油(resistant to oil)”,“P”表示“防油(oil proof)”,捕捉率中的“99”表示在99%以上,“100”表示在99.7%以上。
此外,N100、P100、R100三型口罩用0.3微米颗粒进行测试时,阻隔效率须达到99.7%以上,N99、P99、R99都是过滤率在99%以上,而N95、P95、R95都是过滤率在95%以上。
因此,N95口罩用0.3微米氯化钠颗粒进行测试,阻隔率须达95%以上,并经戴用者脸庞紧密度测试时,确保在密贴脸部边缘状况下,空气能透过口罩进出。符合此测试的才发出N95认证号码。一般来说,通过国内现有标准认证合格的防护口罩尚不能达到N95级别标准。
2003年SARS爆发期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就护理“非典”患者发布了相关防范措施,建议应减少暴露于空气的时间以减少空气中飞沫传染的概率,其中特别推荐使用符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N95级认证的防护口罩。

在防治甲型HIN1流感过程中,N95型口罩也成为医护人员必备品和推荐给民众的防护用品。

目前市面上卖的N95口罩有两种:N95和KN95。KN95是中国标准GB2626-2006中规定的级别之一,N95是美国标准42 CFR 84中规定的级别之一。这两个级别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等基本一致,都是对应标准下过滤效率达到95%。其中数字前面的N、KN、FFP分别指的是美国标准、中国标准、欧洲标准,后面的数字则指的是过滤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