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2019年8月13日,北美防空司令部在华盛顿首都圈举行了大规模防空演习,据其通报有数架F-16“战隼”战斗机、1架MH-65“海豚”直升机、2架隶属民间空中巡逻队的塞斯纳182T飞机参加了这场被称为“猎鹰-处女座”的防空演习。
(图为当天携带实弹参加演习的F16C战斗机)
此次演习的目的在于演练对违反空域限制和对未知飞机做出反应(查证,驱离,引导迫降附近机场,最终手段便是击落),说到底还是恐怖主义的势头并未削弱,同时“9·11”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人们心中。今天就来扯一扯劫机与反劫机的那些事。
“Hijack”一词据说源于劫车大盗抢劫前假装成搭便车的路人,拦车前先假装友好,跟司机打招呼时说“Hi, Jack!”。后引申为劫持飞机,汽车等,日本由此派生出大量如,“Busjack”(劫公车)、“Seajack”(海劫)、“Carjack”(劫车)等和制英语单词。不过,在欧美也有描写劫持飞机的“Skyjack”(空劫)的小说存在。此词来源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highway(高速公路)与jacker(劫持者)的结合。后来被广泛使用于劫机、劫船以及劫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上的抢劫事件。
航空史上首次未被证实的劫机案发生于1929年12月,一名为J·霍华德的飞行员在墨西哥公司的邮航工作,他在飞往瓜达拉哈拉时,被歹徒所劫持。当他按照指示降落后,还被武装分子所控制数小时,随后被释放。而被证实的首起劫机案则是1931年2月21日,在秘鲁阿雷基帕,拜伦理查兹(Byron Richards)驾驶的一架福特三发动机飞机被武装分子所劫持,然而飞行员拒绝了劫机者的要求,对峙持续10天后结束。
(图为福特三发动机飞机)
中国第一起劫机案发生于1948年7月16日,事发航空公司正是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国泰航空,出事机型为美制“卡塔琳娜”水上飞机“澳门小姐”号,该机被四名假扮乘客的劫匪劫机,自澳门起飞后不久便坠落在海上,机上26人中仅有一人幸存(幸存者为四名劫机犯中的一名)。因失事飞机曾被命名为“澳门小姐(Miss Macau)号,这起轰动一时的事件也被称作“澳门小姐号”惨案。
幸存者黄裕及其三名同伙特意购买此趟机票,目的便是为了抢劫乘机的香港黄金商贩。他们暗藏枪支登机,待起飞后亮出武器控制了飞机,打算降落到一处偏僻地点。不料乘客中有美国人奋起反抗,机舱内顿时乱成一团,枪声四起。飞行员趁势击倒了一名劫机犯,但之后也遭到枪击。两名飞行员都昏迷过去后,飞机便失控坠落。此时唯有呆在机舱后部的黄裕机警地穿上救生衣,后被过往渔民救起。整个事件因黄裕对于事件经过的描述漏洞百出而引起怀疑,最终因警方打捞起的布满弹痕的飞机残骸而水落石出。
(图为“卡塔琳娜”水上飞机)
而凡事有了第一次,便会有后来的很多次,劫机与反劫机的较量也由诸多第一次而拉开序幕。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才刚刚开始。
零点行动
上篇谈到这个“潘多拉”魔盒打开的起源,“魔”能高一尺,“道”就能高一丈。而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开,就再也合不上了。反劫机与劫机的斗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该系列上篇文章名为“起源”,这篇名为“零点行动”,旨在借风靡全球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CS的三部作品名称,展现反恐怖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斗争,那么下篇名为甚,想必各位读者心里基本有数了。
(你永远想不到歪心思的人会把邪恶的目光对准哪里)
故事发生在1977年10月,一个美丽的秋天,中国人常说,“落叶归根”。而在这个十月里,有些早已腐败的树叶注定坠落,且无法归根,将被后人们反复踩踏、唾弃。
10月13日11:00,一个星期四的中午,汉莎航空公司LH181号航班从马洛卡起飞,前往联邦德国(即西德)的法兰克福,机上共有91名乘员,其中5名为机组成员。但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是,“黑色星期四” 降临了。
约11: 30分时,飞机别刚飞过法国马赛,四名带着浓重阿拉伯口音,自称来白“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的旅客突然站起来,手中枪械黑洞洞的枪口堵上了所有人的嘴。一位自称为马哈茂德的男子手持手枪强行闯入驾驶舱,将枪口顶上副驾驶维尔特的脑袋,威胁机长将机飞往塞浦路斯的拉纳卡,机长同意后马哈茂德将副驾使赶了出去。然而由于油料将尽,飞机无法直接飞抵塞浦路斯,机长在经过马哈茂德同意后,突降意大利首都罗马,在罗马完成油料加注后于当日17:50自罗马起飞飞住塞浦路斯。
看到这里,应该会有人纳闷了,世上所有的劫持犯都会提条件的吧,虽然“没吃过猪肉,但总见过猪跑吧”。没错,这伙人和其他劫持犯差不多,一来要钱,二来要人。钱,要1500万美元作为机上人质的赎金;人,要求西德政府释放关押的10名“红军派”恐怖分子、要求土耳其政府释放被关押在土耳其的两名同伙。钱好办啊,只要机上人质安全,花钱消灾当然可以啊,但放人可没那么容易,各个都是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放出来继续为非作歹吗?而且机上的恐怖分子拿了钱也别想着走,先不说有没有命去消受这1500万,总得坐下来“补”点其成长中缺失的“教育”吧?别着急,接看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飞机于当天晚上20:28抵达拉纳卡,干啥?干坐看呗......21:30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驻当地代表派了个人前往劝说,苦口要心的劝说最终以失败告终。反正上的恐怖分子就不吃你那一套软的,要么见钱见人,要么我就“安拉阿胡阿克巴”,这谁顶得住啊,你说这恐情分子见安拉就算了,总不能带着机上其他无辜的人一起吧,
22:50机长请求飞往贝鲁特遭拒,原因是机场关闭。尽管后来机场重新开放,但机场方面仍然拒绝了181航班的降落清求。在机长申请降落大马士革、巴格达,科威特城均遭拒后机长只得前往巴林。这可是个烫手的山芋啊,没点底子的国家还真不敢接手。14日凌晨1:52飞机顺利降落巴林,然而巴林这国家简直就一铁憨憨,飞机刚刚降落,大批军警就包围了LH181.这下机上的恐怖分子急眼了,嚷嚷着就要撕票,首先就要拿副驾驶开涮。塔台方面马上怂了,撤走军警后开来了加油车赶紧给加满油了送走这尊大爷。飞机在完成加注后飞往迪拜。14日清晨5:51,飞机降落迪拜,马哈茂德要求机场方面为飞机提供补给,机上的食品、饮用水已经告馨。机长舒曼借补给空隙将机上恐怖分子为两男两女的消息散布了出去。然而,忙着蹭热度的媒体将这个“刚出炉”的消息火速报道。恐怖分子也通过电台得知了此消息,这便为机长舒曼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在此痛斥无良媒体,想必所有网友都对无良媒体的危害深有体会,反恐行动中一定要注意对新闻媒体的隔离及对消息的封锁)。
14日早晨,未得到满足的马哈茂德威胁将炸毁LH181,迪拜当局迫于压力同意给LH181航班加油,赶紧送走这尊谁都惹不起的“大爷”。而这一天,时任西德国务部长的汉斯·于尔根·维什涅夫斯基与一个黑衣男子赶到了迪拜。飞机最终在迪拜停留了两天两夜后离开迪拜,飞往萨拉拉,阿曼。
(你们心心念念的某家伙要上场了鸭)
阿曼当局拒绝了LH181在萨拉拉机场降落的请求,飞机被迫飞往南也门的亚丁。16日14:27,飞机进入南也门空域,亚丁机场塔台方面几度拒绝了LH181的降落请求,并用汽车把两条跑道塞得满满当当。飞机上的燃油不多了,飞往最近的机场也已经不可能了,飞机在空中一圈一圈地盘旋,机上所有人将心提到了嗓子眼(当然那几个恐怖分子除外)。机长最后决定在主跑道旁的沙地迫降,机上的乘客和机组成员不能白白牺牲,他坚信自己的政府正在为机上的乘客们奔走着。飞机降落后,马哈茂德派机长下去检查飞机是否有损坏,机长被马哈茂德催促数次后才回到飞机上,但机长还未来得及辩解,就被马哈茂德当场打死。于尔根·舒曼,曾经服役于德联邦空军,曾为F104战斗机飞行员的他,就这样惨死于恐怖分子枪下。
17日清晨,LH181再度加油起飞,在副驾驶的控制下飞经北也门、沙特,最终折回南也门后直奔非洲之角——索马里。
(马哈茂德将机长遗体推下飞机,毫无人性)
在经历过此前无数次的拒绝后,181航班在未通知塔台的情况于17日6:22突降摩加迪沙机场。也许是出于对副驾驶顺从行为的满意、也许是出于对副驾驶驾驶技术的满意,马哈茂德在降落后允许副驾驶离开飞机,副驾驶认为机上的乘客以及自己的同事都没法离开,自己一个人离开说不过去,便断然拒绝了马哈茂德的“盛情”。马哈茂德将机长的遗体推下飞机,就有了上图那样残忍的影像。他这下哪里都不去了,就呆在索马里,想着这山高皇帝远的,谁能把他怎么样。但有句中国的老话他一定没听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捅下这样大篓子的马哈茂德和他的同伙,那都别想跑,既然不跑了,那真好,正中西德政府下怀。
17日,对西德方面来说真是繁忙的一天:总理施密特与索马里总统萨义德·巴雷交涉,维什涅夫斯基与身边的神秘男子自沙特达吉港搭乘汉莎航空的飞机火速赶往摩加迪沙,一架波音707从西德科隆-波恩起飞。大网早已支好,既然鸟已入网,那么,即将收网!
(GSG9早期训练图)
17日16:00,恐怖分子下达最后通牒,西德政府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但告知释放的犯人需要时间赶来。恐怖分子心满意足,要求次日凌晨2点见到他们。17日晚20点,那架神秘的波音707降落在摩加迪沙,机上实行了灯火管制,它的到来并未被恐怖分子所发觉。西德方面告知其被释放的同伙已经到达开罗机场,同时要求获知人质的健康状况(这其实只是个烟雾弹,只是为强攻行动获得更多时间)。
17日23:50,181航班机头正前方突然燃起大火(也有一说法为发生爆炸),马哈茂德与两位恐怖分子冲进驾驶舱想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飞机前舱登机口及应急逃生门突然打开,正对着尾门的女性恐怖分子被突击队员当场击毙,另一名女性恐怖分子躲进厕所后还不忘“撩枪”反抗,被突击队员手中MP5冲锋枪猛烈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最终身受重伤丧失抵抗能力。马哈茂德中枪后还丢出两枚手榴弹拼死抵抗,万幸的是机舱密密麻麻的座椅挡住了所有的碎片、吸收了大部分冲击波(此时人质已经被突击队员从尾门、应急门疏散了出去),突击队员并未受到伤害,在爆炸过后冲上前将马哈茂德击毙,最后一名男性恐怖分子被同维什涅夫斯基一道赶来的那位神秘男子击毙。
(突击队员疏散人质现场照,可见突击队员均身着便装)
确认机舱内恐怖分子清理完毕后,那位神秘男子用无线电向塔台方面报告:“Quelle,quelle(德语:意为春天)”,宣告着此次历时11分钟的反劫机行动取得成功,机场塔台一片欢腾。此次行动恐怖分子3死1伤,人质仅3人轻伤,突击队员仅1人轻伤,堪称“教科书”式的反恐行动,干净利落、一丝不苟,是GSG9的成名之战。
(参加行动的GSG9队员凯旋归国)
那位神秘男子,正是GSG9的创始人既这次行动的行动指挥——乌尔里希·魏格纳,已于2017年12月28日离世。
(行动队凯旋后受到时任西德总理施密特的接见,腰挎左轮手枪者,正是魏格纳)
那架波音707上搭载了31名突击队员,行动前魏格纳下达了行动方案,划出两个两人小组负责观察与队员间的通信联络;另分3个小组,每组4人,分别从前舱登机口与机翼两侧的应急逃生门突入,魏格纳亲率前舱登机口突击组。在突击行动前,英国皇家特种空勤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SAS提议从一个舱门突入,破门后投掷闪光震撼弹以使恐怖分子短期丧失抵抗力,然而这两个提议都被魏格纳否决,虽然从一个舱门突入便于集中火力但狭窄的机舱会阻碍队员视线的同时影响推进速度;在行动前的实机演练中证明:闪光震撼弹会有很大几率引发机舱火灾,会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解救行动失败。在最终行动中,突击队员们破门突入的同时用德语大喊“趴下”,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误伤人质的发生。
(施密特为魏格纳亲授奖章)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次行动都相当成功,为后来世界各国反劫机训练提供了参考,“道”终究比“魔”高。这次发生在零点的行动配“零点行动”的名字我觉得相当适宜。
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环境变化,不是核威胁,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人类内部的分歧与不团结。
全球攻势
上文举了德国GSG9反劫机行动的战例,这回谈谈如何对付那些劫机败类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无不强调“器”的重要性,反劫机行动也是如此。再精锐的突击队员,没有可靠称手的家伙什儿也难以成功。反劫机突击队员需要以下装备:
1、攀登设备
就拿最为常见的波音737来说,其舱门距离地面高度接近3m,没有特殊的攀登设备,突击队员再高也没飞机高啊。而攀登设备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折叠梯那样,简而言之就三个技术要求:“站得稳”、“撑得住”、“够得着”。若是要在劫机者未发现时行动,就需要在攀登梯前后的支撑点包上点东西(橡胶啊、布啊之类的,总之裹厚的同时不打滑就行)避免架梯子的过程中发出声音暴露行动企图(LH181事件中GSG9使用的梯子前后端就裹上了橡胶,见下图)。
(GSG9在LH181事件中使用的梯子前端裹上了橡胶#见红圈处#)
面对像波音747一类更大的飞机,冲锋梯肯定就够不着了,这时候就需要装备HARAS(可调节高度救援突击系统)的攀登突击车登场。国内常见的攀登突击车多采用依维柯NJ2045越野车底盘、福特E350V8、V10和2005款福特F350XLT几种底盘。攀登突击车由结构框架、车顶作战平台、两个主攀登伸缩梯、延伸攀登梯、战术冲锋梯、战术梯、多角度附加攀登梯、狙击手坐椅、车顶突击防弹防护板、驾驶员辅助校准摄像头、液压系统和各种战术踏板以及其他辅助部件组成,是反劫机行动中的重要装备,首先解决了如何将特战队员送进去的问题。
(国产型号攀登突击车在武警反恐演习中)
攀登突击车虽好,但存在目标大、噪音大的问题,很容易暴露行动企图,从而留给特战队员的时间大大缩短。噪音问题可以改用电力驱动来缓解,但目标大这个问题实在没法解决。到了非用攀登突击车不行的境地,就只能从利用机尾视野盲区接近的同时想尽办法引开劫机者注意力,为突击队争取时间。
(像这种早年反劫机演用的搭人梯方法实在是艰苦环境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无奈之举,并不可取)
(攀登突击车的优点还在于能够快速地疏散人质,这张上海某次反劫机演习的照片就可以很好地反映)
需要说明的是,在攀登突击车出现之前,反劫机行动除了特殊的冲锋梯之外,就只能够借助机场的悬梯登机车,毫无装甲保护、操作缓慢且笨重,1994年法国GIGN在马赛解救法航8969的行动中就借助机场的悬梯车来突入客机,登机梯前缘与客机尚存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就发起了突击行动,毕竟时间就是生命,在解救人质的突击行动中更是如此,负责开舱门的突击队员还差点掉了下去,多亏敏捷的身手才得以避免“坠机”,这一点在法国2001年电影《突袭》中有很好的反映。
2.夜视与照明设备(依情况而定)
绝大多数反恐行动都会借助夜色与黑暗的掩护,使敌方难以发现行动企图,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这种情况下夜视与照明设备就必不可缺了,首先劫机者不大可能拥有夜视器材,就算有,也不一定能带上飞机,那些土包子绝对想着带这么个金贵的东西还不如多带俩弹匣或爆炸物,在弱光条件下拥有夜视器材的特战队员毫无疑问地对劫机者形成了优势。其次战术灯这种照明设备能够在昏暗的机舱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掌握弱光战术的突击队员巧妙利用战术灯能够起到与闪光震撼弹相似的作用,毕竟充满易燃物的客机舱不是使用闪光震撼弹的理想环境,若是在突击行动发起之时错误地使用了震撼弹而导致机内失火,不仅突击解救行动更加棘手,而且行动失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GSG9解救LH181航班的行动预演中就采纳了SAS专家的提议使用了闪光震撼弹,预演证明,在客机舱中使用闪光震撼弹会有极大几率引起机内火灾,严重影响解救行动)。
(国产某型夜视镜)
3.侦察设备
情报是一切军事行动的前提,若对劫机者数量、武器装备情况毫不知情,充分利用先进侦察设备可以使突击行动“事半功倍”。从微型无人机到红外热成像侦察设备,从“蛇眼”(软管内窥镜)(需要注意的是,“蛇眼”的使用离不开静音电钻的支持,静音电钻能够又快又相对安静地钻开金属蒙皮,为“蛇眼”开道)到“穿墙雷达”,无一不是侦察利器,条件许可的话甚至还可以使用手投式侦察机器人(说白了就是个遥控侦察车)。综合运用各种侦察设备,在充分了解机舱内部情况后再发起进攻也不迟,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019年在桂林举行的“18国反恐演习”中出现的国产CEM400三维成像雷达)
4.先不先进不重要,但一定要可靠的武器
反劫机行动的最后一击,取决于突击队员的默契配合,也离不开精良可靠的武器。发射9mm帕弹的冲锋枪不失为好的选择,低侵彻性能能够尽可能地降低狭小机舱内误伤无辜与产生跳弹的几率。突击队中掺入使用短突击步枪的射手则能够为小队提供更强的火力,对付穿有护甲的劫机者也更加得心应手。手枪,一把不够带两把,反劫机突击队打头的那位尖兵一般情况下都使用手枪(担负开启舱门工作的同时第一个踏入机舱,手枪的灵活性在此凸显无疑。此外若尖兵使用盾牌,将为手枪换弹带来不便,即使现代自动手枪弹匣容量足够大,但毕竟反恐行动是“一锤子买卖”,失误不得,带上第二把手枪就避免了换弹难的问题,同时若第一把手枪出现故障,第二把手枪的存在不至于出现空手上阵的局面。玩过《使命召唤》的读者肯定都知道,换枪永远比换弹快)。另外吐槽一下图三那张“搭人梯”演习照,送进去第一个队员背个又笨又重装填还慢的弩进去实在是“迷惑行为”,不过对于早年自我探索中不论装备还是技战术都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我国反恐力量来说,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在此向我国军警队伍中的探索者与先驱者致敬。
(追捕《查理周刊》枪击案嫌犯中随身携带两支手枪的BRI-PP#法国警方调查与干预旅巴黎分队#突击队员)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某型奇奇怪怪的武器,国产84式微型7.62mm反劫机手枪,为我国研制的机上人员专用手枪(空警),考虑到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内外压不平衡,如果子弹破坏机舱壁,会导致舱内失压,过高的压力差甚至会由于一处小破损而撕裂机身,因此在武器的选择方面更强调毁人而不毁机,而且尺寸要小,便于空警隐蔽携带。这边是84式微型手枪的设计背景。
84式威力恰好能在命中要害时致死,却又不能过度穿透人体,避免伤及乘客,同样也不能击穿机体或者双层玻璃,因此选用的弹种是与64式同款的7,62x17mm手枪弹。但子弹弹头被甲为空尖,内置橡胶弹芯配铅衬,质量3克,初速200m/s,动能60焦。由于弹头很软,因此穿透和跳弹几率都很小。
(图为84式手枪)
5.坚固而又相对轻便的防弹装备
狭小的机舱内实在没有靠谱的掩体,危险的环境也不允许突击队员有哪怕半点迟疑,但是面对劫机者可能存在的火力,防弹装备绝对是特战队员的必需品。从轻便灵活的防弹盾牌到贴身保护特战队员的防弹背心/插板与防弹头盔,再到世界各国反劫机突击队都爱用的防弹防暴面罩(这里再结合历史啰嗦一下,法航8969航班事件中的GIGN突击队长便被恐怖分子击中防弹面罩,正因为防弹面罩的存在才捡回来一条命,也保住了英武的脸庞,这一点在电影《突袭》中也有展现,可以说电影《突袭》完美还原了真实解救行动的一分一毫)。
(我国反劫机部队也有同类防弹防暴面罩)
笔者认为,防弹盾牌在反劫机行动中的地位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为突击队提供切实有力的保护,能够将可能出现的伤亡压至最低。但在狭窄的机舱过道里,常见的中型乃至全身防护型盾牌是绝对不合时宜的,小型盾牌对于胸腔腹腔重要脏器的保护已经足够了,灵活的机动性在反劫机行动中至关重要,除此之外,盾牌尺寸过大会阻碍后方队友的视野,这在本就视线狭窄的机舱内无疑是雪上加霜。
(武警反劫机演习中使用的盾牌)
6.激光指示器
激光指示器在国外反恐部队中装备已非常普遍,其快速瞄准功能能够在近距离作战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大减少了瞄准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射击的精准度。在反劫机行动中,盾牌手/尖兵的手枪搭配激光指示器是很有必要的,盾牌手在一手持盾一手持枪的情况下很难使用正常瞄准射击的方法射击,这时激光指示器的作用凸显无疑。将激光指示器与战术灯整合到一起的战术附件对于在反劫机行动中将手枪作为主武器的射手更为方便。
(手枪下挂战术附件的瑞士特警,注意:“手枪一把不够带两把”再次出现)
反劫机行动极具挑战性,反劫机部队通常采用“管状”、“线状”突入方法以压缩劫机者反应时间,尽可能在劫机者引爆爆炸物或开始射杀人质之前突入机舱并控制局面。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反劫机突击行动只能在地面发起,高空中无论如何,突击队是无法进入机舱的(有部1996年上映的电影,《最高危机》,片中反劫机部队通过特殊改装的F117A战斗轰炸机从高空进入被劫持的波音747客机,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该片被指“预言”了9.11事件,有人指出9.11事件中的劫机者或从该片中获得了思路)。在高空中突发劫机事件,能依靠的只有机组、乘务人员与乘客。2008年3月7日,从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CZ6901航班上就挫败了一起劫机事件,空姐及时发现了企图在厕所中引爆爆炸性液体的一名女子,并在空警的协助下将其成功控制;2012年6月29日,从和田飞往乌鲁木齐的GS7554航班上发生了一起劫机未遂事件,危急时刻机组人员成员与挺身而出的乘客成功制服了六名企图冲击驾驶舱的恐怖分子,并及时阻止了其引爆爆炸物。
(正在进行多路突入反劫机演习的武警特战队员)
从以上两起劫机未遂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机组成员平时接受的反劫机相关训练以及日复一日培养起来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细致入微的洞察力相当重要,因此,在飞机上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要惊慌,听从机组的安排,相信机组的能力,同时在机组成员需要的情况下及时挺身而出帮助他们,毕竟关系到包括自身在内每一位乘客的性命安危。
让心怀不轨者顺利将危险品带上飞机是机场安检部门的严重失职,机场方面加强对人员的管理、规范制度规章能够使许多危险在萌芽之初就被消灭。在此啰嗦一句,此前某航空公司机长将一名女网红带入机舱影响之恶劣,世人有目共睹,那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若是那名女子心怀不轨,携带危险品进驾驶舱,后果不堪设想(震惊世界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便是国民党反动派收买香港启德机场清洁工安放炸弹造成的,以上两起劫机未遂事件与机场方面也脱不了干系)。任何反劫机行动,将劫机者还在地面上时就挫败其行动企图并将其擒获是最为理想的。
(图为早年进行反劫机演练的美军“三角洲”特种部队成员)
综合看来,如何将劫机行动挫败于萌芽之时:
1.公正规范的法制体系
严格的危险品(尤其是枪支弹药)管理制度
2.严格的机场安检制度、先进的安检仪器
3.机组成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洞察力与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4.机场工作人员坚定的安全与责任意识
5.机场方面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
6.机场内足够且反应迅速的安保力量
除此之外,培养全民反恐防恐意识是必不可缺的。在这方面我们做的不错,但还远远不够。
全体公民应具有这样的意识:当恐怖分子劫机企图暴露,并明确其劫机意图后,就要奋起反抗,坚决阻止劫机事件的发生,全力反击才能夺得生路。
当劫机事件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地步并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之时(参考9.11),某些断然的措施虽然难以接受,但确实十分必要的,大众也应有这方面的认识。
恐怖袭击事件是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能接受和容忍的行为,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过的,“在机场抓住就在机场枪毙,在厕所抓住就把他淹死在马桶里”,“送恐怖分子”去见上帝虽然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做的,但树立反恐防恐意识,及时举报恐怖主义行为或疑似企图,剩下就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没错,就是送恐怖分子去见上帝)。
在此向所有在反恐行动及恐怖事件中献出生命的无辜群众,反恐战士以及至今仍在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无名勇士们致敬。
(对付恐怖分子的最好办法)
文章的最后为耐心看到文末的读者带点货
与反劫机行动相关的影视作品:《突袭》,《最高危机》,《海豹突击队第二季》(第11集)
与反劫机行动相关的游戏作品:《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终章:高空俱乐部
《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第一幕: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