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张

疫情的严重超乎所有人想象。
十几亿人的足不出户,让突如其来的危机演变成一场物资攻坚战。除了高居金字塔的顶端的口罩之外,酒精消毒液、消炎药品、新鲜蔬菜、米面粮油,乃至纯净水都成为紧俏刚需。无数人为了能在餐桌上凑齐荤素搭配,熬着黑眼圈在几个电商app中来回切换,李佳琦的直播间索性被食物承包,辣条冰淇淋炸鸡火锅开始成为真正的奢侈品。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张

李佳琦直播卖火锅底料
当每一次外出都意味着风险,当口腹之欲令人辗转反侧,囤积狂们成为了家中顶梁柱——你终于理解了不停用肉菜塞满2个冰箱的外婆,热衷一次买一百斤白菜大米的妈妈。这场真人版的《死亡搁浅》,让一些年轻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方式。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3张

囤积行为的背后,是一种未雨绸缪的生存哲学。而将这种哲学发展到极致的,是一个名为“生存狂”的群体。对于生存狂来说,食物的囤积只是基本操作,数年如一日,他们将应对天灾和人祸,活成了每一天的日常。
生存狂(Survivalist 或 Prepper)也被称为生存主义者,是时刻为末日作准备的硬核老铁。这批人日复一日过着极端训练有素的生活——大量囤积生活医疗物资、储备武器弹药,挖凿掩体工事,不断练习求生技能。在他们看来,天随时可能塌下来,必须要为末日的生存做好身心储备。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4张

老派生存狂的诞生要追溯到冷战时期。战争将物资匮乏和死亡恐惧深深刻进了民众的骨子里。70年代的石油危机刺激了能源紧缺的焦虑,而80年代苏美军事竞赛则将核威胁摆上台面……经历过战乱的民众开始产生深重的不安全感——社会崩溃和末日危机随时可能到来,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双手。
发展到今天,生存狂在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已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基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可分为不同流派。老派生存狂关注的主要是涉及人类灭绝的大型灾难:磁极位移、生化战争、宗教末日、世界大战……
例如,有担心电磁脉冲让运输系统瘫痪,从而导致秩序崩溃的: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5张

点击播放 GIF 2.0M
有坚信金融崩盘会导致世界末日的: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6张

点击播放 GIF 1.1M
由美国国家地理拍摄,名为《末日生存者手册》(Doomsday Preppers)的纪录片,堪称当代美国生存狂面面观。总体来说,老派生存狂的核心哲学,可以简化为六个字:深挖洞、广积粮。
食物是第一位的。失去秩序的社会,将充斥着冲突暴乱、交通停滞、物资疯抢、黑市横行,极端情况下外界甚至会寸草不生。一个合格的生存狂,必须储备足够食物、水和药品,来捱过最艰难的日子。国际组织建议民众存储足够3个月的安全粮,但对于生存狂来说,物资支撑的时间当然是越长越好。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7张

点击播放 GIF 1.7M
坚信地球两极会发生偏移的老哥,
在家中储备了足够22个人吃15年的粮草
仅逃生车上就装有4500公斤的食物和1200加仑的水。
既然是世界末日,大概率是没有电冰箱可用,对食材进行密封保质处理是基本操作——肉蛋脱水或烟熏,奶制品封蜡,水果腌制成罐头,大量储存玉米等久放不坏的谷物。
此外,储备火腿、豆子等现成的罐头制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对自己够狠,狗粮也能成为救命稻草。但坐吃终究会山空,真正实现食材的可持续性,还是要靠贮存种子,饲养家畜,甚至提前储存一些硬通货,为货币崩溃后的以物易物做好准备。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8张

有人坚信蜂蜜会成为以物易物的好筹码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9张

也有人期待葡萄酒会是末日的奶与蜜
和食物同样重要的是人身安全。一旦灾难或战争爆发,暴力抢夺会成为家常便饭。如果你拥有可观的物资,更要警惕外部侵袭。所以你要有足够隐蔽的居所,地下室是美国居民住所的常见配备,或者你也可以亲手制造一栋无坚不摧的房子。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0张

点击播放 GIF 2.4M
硬核大爷用钢制货柜制造了一所枪弹不透的家
其次要有弹药充足的武器——ak47、土制炸弹都往上招呼,甚至有硬核老哥连子弹都能土法炼钢。同时配备训练有素的生力军,多由身强体壮的年轻男女担任,除了击退敌人,更要熟练掌握射击射箭、过滤水源、采摘食物等过硬的野外生存技巧,优秀模版可参见贝爷。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1张

点击播放 GIF 2.0M
“我不依靠警察,我依靠我的点308、点357、点45科尔特、我的ak、ar,我的莫斯伯格霰弹枪。”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2张

点击播放 GIF 0.9M
大多数生存狂都深谙一个道理:人多力量大。群居带来的是物资交换、技能互补和危难时的守望相助。因此,多数生存狂都会发动他们的家人和社区,一同进行生存训练,准备在灾难到来时相互伸出援手。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3张

生存狂在训练邻居们的格斗技巧
能源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电力和水往往是现代社会危机中最先瘫痪的网络,一个合格的生存狂,必须为自己解决能源供给,来保障日常的生产和外界交流,柴火、风能、太阳能、水力都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4张

太阳能脱水机,保证随时生产耐储存的食物。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5张

点击播放 GIF 1.4M
自制的小型风车发电
丰厚的食物、充足的弹药、自给自足的能源与信赖的社区,只是生存狂最基本的技能点。《行尸走肉》教会我们,想要杀出重围,你还需要过硬的地理知识来规划路线、必要的药品储备和医疗技能,以及水准之上的军事谋略。这些也是生存狂们日夜训练的部分——技多不压身,多一样技能,逃生之路就延长一寸。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6张

Glenn小哥能冲出丧尸包围圈靠的是送披萨送出来的方向感。
当然,能做到以上几点,在当代都市中已经是怪物一般的存在了。在美国,正宗的生存狂经常以离群索居的隐士怪人形象出现,普通民众认为他们杞人忧天,甚至将其当成邪教成员或神经病来看待。
极端的例子不是没有。1987年,一个名叫罗伯特.加里.塔屈纳(Robert Gary Taschner)的生存狂,在寓所内建造了一个防核掩体,还藏了大批武器和爆炸物。闻讯而来的警察将罗伯特的据点包围,但他拒绝投降,并且对警察开枪,最终1名警员殉职,他自己也被当场击毙。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7张

与警方对峙的罗伯特
但对于大多数生存狂来说,这一切只关乎生活方式的自由。他们按照自己的信念,建造自己的安全伊甸园。多数生存狂对外界的偏见并不在意,“偏执狂才能生存”是部分人引以为傲的哲理——他们坚信,灾难最终会给那些天真傲慢的人上一课。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8张

点击播放 GIF 2.5M
“有人认为我疯了,但无所谓。
大难临头时,她会活活饿死,而我能笑到最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派生存狂“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死宅哲学渐渐不再适用。一个新的派别“PSK”应运而生,这也是中国生存狂们最常见的做法。
PSK(Personal Survival Kit)的字面意思是“个人逃生盒”,意为随身携带的生存工具。与老派生存狂恰恰相反,psk们认为一味躲藏并无必要,能够在灾难来临时机动逃生、灵活适应环境变化,才是生存之道。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19张

奉行psk的多数是年轻人,他们成长于更为安稳的年代,原子弹爆炸、核威胁、世界大战已一去不返,恐怖袭击、自然灾害成为频发的黑天鹅——这些灾难往往是局部的、暂时的,因此,PSK们只需要准备足够自己短期生存的装备,等待危机过去、回归正轨的那天。
物质条件也决定了年轻的psk们很难攒齐老炮儿的装备。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生存狂来说,有限的土地使用权、人均占地面积,决定了自造堡垒、广积粮草不可行;法律禁止民众持枪,也杜绝了私藏弹药的可能。集体社会塑造的稳定感,让更多人愿意相信和平是主旋律。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0张

因此,psk主要着眼于隐匿逃生、自我防卫和野外生存。要实现这三点,除了像老派生存狂一样苦练急救、格斗、维修、驾驶等野外生存技巧,其随身携带的物资也在逐渐进阶,大体可分为3个等级:
第一级:psk——轻量便携的工具包,巴掌大最理想。根据生存条件不同,每个人的psk都不尽相同,并且要根据周遭变化随时调整,但多数以手机、创可贴、小型照明灯、渔丝鱼钩、打火机、匕首等工具为主。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1张

第二级:中级的bob(bug-out-bag),是指一个能够至少支持三天逃命需要的背包。bob的物资更丰富,不需要每天出门携带,但要时常整理更新,危机来时随拎随走。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2张

第三级:如果局面实在糟糕,需要打持久战,你还需要一个inch bag。inch是“I’m Never Coming Home”的缩写,顾名思义,做好了一去不回的准备。它应对的是长期在外生存的危机,物资可包括粮水、衣物、帆布、帐篷、小型煤气炉、折叠桌椅、睡袋、电池、照明灯等工具。但inch bag也是以便携为前提,过量的物资不仅会拖慢你的逃生脚步,还会招致穷恶之徒的注意。
此外还有一个概念叫edc(every day carry),指代你出门不离身的装备。以上物资,哪些你随身携带,哪些就是你的edc,为了方便,多数生存狂都会选择psk作为自己的edc。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3张

百度“生存狂吧”一位吧友的edc
包括打火石、火绒打火机、勺刀、棉签,伞绳、饭盒。
整体而言,“生存狂”的概念在中国远没有在美国普及,但随着《怀斯曼生存手册》、《生化危机》、《荒野求生》等相关书籍、游戏、影视的影响,以及探险爱好者、户外驴友、军事迷等群体的发展,“生存狂”逐渐在中国有了一定的声量。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4张

目前为止,百度“生存狂”吧,及其衍生的app“生存狂psk”,以及“生存狂网”,是国内psk们较为集中的据点,此外,在微博、豆瓣等社交网站,当你搜索“生存狂”,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概念普及和硬核技巧分享。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5张

百度“生存狂”吧聚集了24w+的用户
在工具上,中国的psk限于社会条件,更倾向选择冷兵器,以及逃生、防卫、生产为一体的工具(例如匕首、工兵铲)。但本质来说,中美生存狂的观念差距其实并不大。全世界的生存狂们,都在致力于把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前途的担忧,转化为实际行动,保护自己、援助他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有的生存狂,都是王者级别的存在。
其实直到今天,如果按照以上标准来执行,“生存狂”依旧离我们很远,毕竟大多数人都怀着和平美好的向往。疾病的流行并不会让我们一夜之间成为正宗的生存狂,但经此一疫,身边越来越多的人,也包括我自己,开始认真考虑改变自己毫无忧患意识的生活习惯了: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6张

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思考,家中的常备物品,是不是要从薯片可乐,换成比例均衡、种类齐全的清洁用具: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7张

也有人把这种储备计划,覆盖了衣食住行,并且进行了数据精确的配比: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8张

甚至,连极端情况下的物资储备计划也被分享出来,有600多个友邻点击了收藏: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29张

在豆瓣上,我发现了一个名为“末日生存系列之食物”的帖子,尽管这些保质期30年的大米和罐头,看上去真的有点可疑,但还是有735个人点了收藏。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30张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31张

疫情会让更多人成为“生存狂”吗? 第32张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我们对生活的有了新的看法。这并非是传递生存恐慌,我们依然抱有乐观积极的向往,吹蜡烛时郑重地祝愿世界和平。
但纵观人类的历史,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似乎是困难的,灾难一次次重演,无数天灾人祸的扩散,都源于侥幸和傲慢、源于对真相的避之不及,例如泰坦尼克号,也例如切尔诺贝利。
生存狂们的“杞人忧天”,或许是在通过日复一日的行动证明,惨痛的教训需要有人来铭记。毕竟,所谓安全的滋味,就是90%的乐观,再兑上那么一点点的忧患意识。
— END —
-
监制:饿发
撰写:脱水浣熊
插画&版式设计:脱水浣熊、007